TCL科技一季营收降五成,李东生:与日韩OLED技术有差距,需很大努力

此次暴发影响到武汉华星产能15%的行业洗牌,中韩将成为主要的竞争主体。
暴发给供应链带来冲击的同时,也加速了行业洗牌。
近几年来,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今年的爆发让全球市场的需求出现了阶段性的下降,在李东生看来,这将加速整个行业的重组。
他表示:“从模式上看,韩国的三星和LG将(逐步)退出LCD(LCD),在半导体显示等其他领域继续发展。半导体显示产业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,我认为他们也没有能力再投资,因此未来中韩将成为主要的竞争对手。”李东生分析。
报导说,三星于三月底决定在年底前结束其在中国和韩国的所有LCD面板生产工作,这意味着它今年将正式退出LCD面板市场的竞争。追溯到2019年10月,三星显示器在韩国关闭了两条液晶面板生产线。
业界认为,三星退出LCD市场,主要原因在于LCD需求减少,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持续低迷,以及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。
中国的液晶显示制造商正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。因此,在大尺寸液晶显示领域,我相信中国企业整体市场份额将继续提高,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里,我相信中国企业将成为大尺寸液晶显示的主导者,在全球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,并且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里,我相信中国企业将成为液晶显示的主导者。
这类韩国企业退出液晶,并不代表退出半导体显示行业。三星是OLED柔性屏领域无争议的领导者,市场占有率超过80%。而且三星放弃LCD市场,也是为了继续投资以扩大OLED柔性领域的优势,并建立竞争壁垒。
由于O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,并且由于当前的全面屏趋势,它越来越受市场欢迎。有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显示面板需求总体下滑,但柔性OLED屏幕需求则上升了近10%。
在这方面,中国企业要赶上韩国企业,缩小差距,最终实现超越,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。李东生认为,此次疫情的一个重要契机是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,强化了国内显示器面板产业链,增加了国产材料的生产。
同时,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,也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契机。一些大公司会退出,一些会丧失竞争力,一些有竞争力的公司会通过建立新厂或并购等方式,提高公司的规模和竞争力,然后通过规模效应形成全球竞争力。
它也是TCL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选择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