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的“缺乏停止生产的核心”事件。
近日媒体曝光大众“缺芯停产”,本质上反映了整个芯片产业链产能吃紧。
12月4日,有媒体称,半导体行业产能紧张的问题已经传导到汽车行业:
“这种汽车芯片的短缺将导致ESP(电子稳定程序系统)和ECU(电子控制单元)即车载电脑无法生产,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将面临停产的风险。
一汽大众也将从12月开始停产。根据之前的产能估算,仅南北大众12月份的总产量就超过了20万辆。还不知道何时恢复生产。”
12月5日,针对这一传闻,一汽大众回应:
“新车生产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,但公司并没有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完全停产。芯片市场的供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。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汽车行业,汽车行业的大众也是如此。”
从大众的反应可以看出,芯片短缺是实实在在的,不仅仅是汽车芯片。
重申目前芯片产能不足。
自11月份以来,我们不断提醒,包括汽车芯片在内的芯片需求正处于高繁荣时期,但由于8英寸晶圆的产能有限,行业已经经历了明显的供应短缺,产能短缺至少会持续到明年第二季度。
11月2日“双轮驱动,引爆这个板块!”,解读家电行业的高度繁荣,并延伸到上游电源管理芯片/电源设备,说明下游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需求带动了电源设备行业的高度繁荣。
11月17日,房地产政策放宽?对汽车智能的核心部件单片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,表明汽车智能是未来的趋势,推动了汽车级单片机的数量和价格的上升。
11月23日“挖好方向!”,对汽车智能上游车级芯片(包括MCU)的详细解读说:“如果说电气化是汽车革命的前半部分,那么智能就是汽车革命的后半部分,车级芯片将深深受益于汽车智能。过程。”
11月24日“芯片,产能紧缺!”,详细解读了当前芯片产业链的繁荣,说道:
“目前整个芯片产业链都保持着高度的繁荣,半导体产能全线吃紧,无论是前期的代工还是后期的封装测试,至少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。原因是近年来供应一直在扩大到先进的工艺和12英寸的晶圆产能。但市场没有料到成熟工艺和8寸晶圆产能需求会如此强劲,短期内不可能大幅扩大产能,所以未来有望。再过几年,成熟工艺和8英寸晶圆产能的短缺还会继续。”
大规模的“缺芯停产”事件,是目前整个芯片产业链供不应求的表现,甚至可以说是“冰山一角”,其背后的逻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被不断解读。
从我们11月份看文件以来,受益于目前芯片行业高度繁荣的核心公司华润微上涨了45%,新杰能源上涨了66%。
汽车仪表芯片的基本跟踪。
自11月份以来,由于汽车标准芯片的短缺,各大汽车电子制造商最近表示,他们的生产能力供不应求,并纷纷提高产品价格。
11月27日,全球汽车级芯片领军企业恩智浦发布提价函。恩智浦表示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恩智浦面临产品严重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,决定全面提高产品价格。
11月30日,日本汽车电子厂商RenesasElectronics向客户发出提价通知,提价生效日期为2021年1月1日。
12月3日,由于单片机严重短缺,台湾的盛群、童玲、松寒、宏康、新塘五家单片机厂同时提价。
汽车芯片(汽车级芯片)正在成为芯片需求的新增长极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预期,驱动芯片需求超预期。单片机、MOSFET等环节将继续享有高度繁荣。
正如我之前所说,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后半智能时代,汽车的硅含量(使用芯片的价值)将大大增加。
车辆规格芯片可分为MCU、存储芯片、功率器件(IGBT和MOSFET)、ISP、电源管理芯片、射频器件、传感器(CIS、加速度传感器等)。),GPU/ASIC/FPGA/AI芯片等。
2020年,全球汽车级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人民币,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10%。据估计,未来装有标准芯片的自行车价值将从2800元增加到12000元。
比如在单片机方面,传统汽车平均每辆车有70多块单片机芯片,而每辆智能汽车预计采用300多块单片机。
此外,全球汽车级芯片公司主要包括恩智浦、英飞凌、瑞萨、德州仪器、意法半导体等。,前八名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63%。目前车级芯片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领,国内替代空间巨大。
总之,我们认为,在这一轮芯片产业链供不应求的情况下,核心好处是:
1)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核心厂商,直接受益于产能不足和OEM封装测试价格上涨,包括8寸产能和8寸转12寸产能的公司。
2)MCU、MOSFET、IGBT等标准芯片厂商,这些公司也会从产品价格上涨中受益。
补充:大基金又出手了。
在美国继续施加压力的同时,国家基金再次与SMIC合作。
12月4日交易结束后,SMIC宣布:
SMIC控股(SMIC子公司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期、亦庄国投签订合资合同,共同组建合资企业。注册资本50亿美元(约合327亿元人民币),SMIC、大基金二期、亦庄国投已同意分别出资25.5亿美元、12.24亿美元、12.25亿美元,分别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1%、24.49%和24.51%。合资公司从事开发和经营,主要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。
此外,SMIC当晚还宣布了其子公司增资公告,将SMIC宁波的注册资本从18.2亿元增加到44.3亿元左右。
SMIC宁波专注于模拟芯片的制造,包括目前供应短缺的电源管理芯片等8英寸晶圆的主要产品。
我们认为这一系列事件传达了三个信号:
第一,国产芯片的发展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制裁,特别是在限制高端生产领域,政策会继续支持。
二是进一步打消此前市场对“盲目投资”、“筹码未完”的担忧。我们以前说过:
“政策打压盲目投资,重点会放在如何撤退低端产能上。在高端产能上,由于需要国内替代来补充不足,政策将继续支持。”
第三,国资二期可能要重新开始投资了。
今天,我整理了一份《汽车标准芯片核心股票》。任何人点击“观看”,点击“进入微信官方账号”,然后在对话框中发送“答案”两个字,就会弹出答案。
坚持是一种信念,专注是一种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