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表不仅能计时,还能体现个人品味和身份。现在手表已成为许多人平日必备的饰品之一,喜欢戴手表的人也越来越多。而且钟表作为一种精密仪器,坚硬的钢材经过精确的计算和切割后经过装配,可以说是将机械之美凝结成了手腕方寸。这种精密机械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,它对小型机芯的要求更是严苛。今日轻奢小编简单与大家分享,关于机芯那些神秘的地方。有兴趣的朋友请马上来看!
相信许多朋友都知道一只方寸大小的手表里面有多少小件,那到底有多少呢?以一只普通手动上弦的手表为例,它包括130多个部件。如一台自动日历机芯,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动部件40多个部件,日历部件30多个部件,共200多个部件组成。
一个高复杂度的机械表需要600~700个零件,甚至更多。而且机芯大小大概只有20毫米左右,厚度大约4毫米,整体重量大约15克。对于女表来说,体积较小,质量较轻,但零件一件不能缺,工序一件不能少。看得出来机芯部件需要多么精细。
以机芯内的游丝厚度为例,人的发丝直径在0.06~0.09毫米之间,游丝厚度约为毛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(0.03毫米),而机械表摆轮轴的尖端直径约为0.085毫米,与毛发丝的粗细相当。而且这发状的轴尖,一天要摩擦六十多万次,还要防震,不停,不坏!而对于手表的心脏部位,其擒纵调速机构的调节精度,需要控制在每根发丝直径的1/14。
但机芯内齿轮的齿形误差不超过0.01mm,在加工时要用50倍投影仪对其进行检查。传动轮系的轴孔坐标误差在0.006~0.008毫米之间。表轮轴在运动中,阻力的大小与表所受载荷成正比。
每一个轮轴所受的力是不同的,单位面积上的载荷非常大,因为每个齿轮的轴榫直径都很小。中央轴受压达到每平方毫米170千克,手表承轴均为人造宝石,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精度,必须加润滑油。
终于来看时钟诞生至此,牧牧不倦追求时间的精确。众所周知,机械表走时不准,受许多因素的影响,如气压、温度、运动、重力、磁场、发条力矩的变化,换日历时遇到阻力等等。所以这种想要消除误差是不可能的,很多人对机械表每天的误差在30秒以内都会难以接受。但这30秒内做错题并不难!
按照步行时间的相对精度公式:每天实际步行时间的误差秒/天除以86400秒/天。如果机械表一天误差30秒,那么它的精度是1/2880,即万分之3.47;一天误差20秒,那么它的精度是1/4320(万分之2.3);一天误差10秒,精确度是1/8640(万分之1.16);一天误差8秒,精确度超过“万分之一”。
普通瑞士机芯误差-15-+15秒,想要拿到瑞士天文台的认证机芯就必须控制误差-4-+6秒,可见得时精度对机械表的机芯无论做工、精度、设计等要求都极其严格。每日误差在30秒以内的属于正常范围。